H7N9·预防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介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135种亚型。目前接种的流感疫苗针对主流的亚型,不对应新发现的H7N9。新疫苗的研制需要一个过程。专家提醒,面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莫惊慌、要警惕。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等
2 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3 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4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H7N9·症状
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H7N9·背景
人禽流感的前世今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管理,即一旦发生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H5N1型毒株首次于1997年在香港传染给人类,造成18人患病,包括6人死亡。
自2003年中期以来,这一病毒造成了在禽类中历史上最大和最严重的暴发。2003年12月在接触病禽的人中确认了感染。
从那时起,4个亚洲国家(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的100多例人类病例得到了实验室确认,这些病人的半数以上已经死亡。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原先很健康的儿童和年轻人中。
2004年,中国大陆首次公布H5N1禽流感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鸟粪是将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与禽鸟的一个重要源头,并且天气越冷,鸟粪中H5N1型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近几年我国禽流感死亡病例:
2009年1月,北京确诊一例死亡病例。
2009年1月,山东确诊一例死亡病例。
2011年2月,深圳确诊一例死亡病例。
2013年2月,贵州确诊两例死亡病例。 |